| 题名 |
责任者 |
出处 |
年份 |
全文阅读 |
| 关于非常时期教育之意见及方案非常时期中学生训练的根本问题 |
赵祥麟 |
江苏教育(苏州1932),1936,(第1-2期):96-102. |
1936 |
全文阅读 |
| 青年运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赵祥麟 |
新政治,1939,(第1期):118-125. |
1939 |
全文阅读 |
| 三民主义的社会理想与教育 |
赵祥麟 |
教与学,1938,(第12期):27-62. |
1938 |
全文阅读 |
| 中国应统一于什么 |
赵祥麟 |
民意,1939,(第101期):8-11. |
1939 |
全文阅读 |
| 回忆在宁中 |
赵祥麟 |
服务月刊,1940,(第1期):27-31. |
1940 |
全文阅读 |
| 教育机会均等与奖学金问题 |
赵祥麟 |
教与学,1940,(第12期):8-11. |
1940 |
全文阅读 |
| 人的建设及其基本问题 |
赵祥麟 |
三民主义半月刊,1943,(第2期):17-32 |
1943 |
全文阅读 |
| 现代教育行政的概念 |
赵祥麟 |
新认识,1943,(第6期):14-15. |
1943 |
全文阅读 |
| 美国人眼光中的中国 |
赵祥麟 |
前锋(上海1947),1947,(第2期):2-4. |
1947 |
全文阅读 |
| 杜威职业教育观点的批判 |
赵祥麟 |
华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57,(第2期):29-39. |
1957 |
全文阅读 |
| 菲尼克斯:《教育哲学》 |
格鲁克著;赵祥麟译 |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0,(第1期):30-31. |
1960 |
全文阅读 |
| 杜威对中国的影响 |
培里著;赵祥麟译 |
杜威对中国的影响[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64,(第4期):1-8. |
1964 |
全文阅读 |
| 美育纵横谈 |
赵祥麟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第6期):71-103. |
1980 |
全文阅读 |
| 评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
赵祥麟 |
教育研究,1980,(第5期):70-73. |
1980 |
全文阅读 |
| 重新评价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
赵祥麟 |
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1980,(第5期):73-80. |
1980 |
全文阅读 |
| 西方高等教育简史 |
赵祥麟 |
上海高教研究,1981,(第1期):116-125. |
1981 |
全文阅读 |
| 杜威芝加哥实验的设计和理论述评 |
赵祥麟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第6期):60-68. |
1982 |
全文阅读 |
| 难忘的母校 |
赵祥麟 |
柳市一小. 柳市镇第一小学百年校庆 |
2001 |
全文阅读 |
| 《外国教育家评传》序 |
赵祥麟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1,(第3期):1-9. |
1991 |
全文阅读 |
| 20世纪西方教育理论中的传统与革新 |
赵祥麟 |
刘佛年主编. 回顾与探索 论若干教育理论问题[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1 |
全文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