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 |
责任者 |
出处 |
年份 |
全文阅读 |
| 陈省身和南开数学所(下) |
张奠宙,王善平 |
神州学人,2005,(第2期):42-44 |
2005 |
全文阅读 |
| 陈省身教授谈数学教育_ |
张奠宙 |
数学教学,2005,(第1期):1-3;高等数学研究,2005,(第2期):2-3 |
2005 |
全文阅读 |
| 陈省身轶事 |
张奠宙,王善平 |
书摘,2005,(第4期):6-10 |
2005 |
全文阅读 |
| 当心“去数学化” |
张奠宙,赵小平 |
数学教学,2005,(第6期):50-50 |
2005 |
全文阅读 |
| 关于科学家的国籍问题 |
张奠宙 |
科学文化评论,2005,(第3期):106-108 |
2005 |
全文阅读 |
| 数学丰碑,大师之路 |
张奠宙 |
科技文萃,2005,(第5期):45-51 |
2005 |
全文阅读 |
| 我和早期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
张奠宙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第5期) |
2005 |
全文阅读 |
| 创新:面对原始问题——陈省身和杨振宁“科学会师”的启示 |
张奠宙 |
自然杂志,2006,(第5期):295-296;新华文摘,2007,(第2期):121-123 |
2006 |
全文阅读 |
| 多一点热情,少一点功利 |
张奠宙,赵小平 |
数学教学,2006,(第10期):50 |
2006 |
全文阅读 |
| 数学思想是自然而平和的 |
张奠宙 |
人民教育,2006,(第10期):577-578 |
2006 |
全文阅读 |
| 为保持学术研究的纯洁性而奋斗 |
张奠宙,赵小平 |
数学教学,2006,(第6期):50-50 |
2006 |
全文阅读 |
| 希望数学教育有新的气象 |
张奠宙,赵小平 |
数学教学,2006,(第1期):50-50 |
2006 |
全文阅读 |
| 中国科普领域的奇葩:《数学方法趣引》 |
张奠宙 |
自然与科技,2006,(第4期):63 |
2006 |
全文阅读 |
| 陈省身大师与数学文明 |
张奠宙 |
宁波大学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组委会编. 做人做事做学问 第4卷 试印本[M]. 宁波大学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组委会, 2007.10:251. |
2007 |
全文阅读 |
| 关于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 |
张奠宙 |
数学教学,2007,(第8期):4,27 |
2007 |
全文阅读 |
| 忽然想起了麻将 |
张奠宙,赵小平 |
数学教学,2007,(第2期):50-50 |
2007 |
全文阅读 |
| 数学和诗词意境 |
张奠宙 |
北方音乐,2007,(第2期):31-32;党政论坛,2007,(第04X期):18-18;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7,(第4期):31 |
2007 |
全文阅读 |
| 数学文化就是要“文而化之” |
张奠宙,赵小平 |
数学教学,2007,(第4期):50;小学教学:语文版,2008,(第16期);小学教学,2008,(第14期):30 |
2007 |
全文阅读 |
| 学术生涯与爱国情怀——王浩先生访谈 |
张奠宙 |
科学(上海),2007,(第6期):45-47 |
2007 |
全文阅读 |
| 中国数学教育的软肋——高中空转——冯祖鸣老师等访谈录 |
张奠宙 |
数学教学,2007,(第11期):封2-1 |
2007 |
全文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