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责任者 | 出处 | 年份 | 全文阅读 |
可否说得更全面些——谈关于“算理”的教学 | 张奠宙 |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0,(第10期):16-18 | 2010 | |
难见好的复习课 | 张奠宙,赵小平 | 数学教学,2010,(第4期);小学教学(数学版),2010,(第12期):25 | 2010 | |
努力掌握微积分思想的精髓:“初等数学里的微积分”读后感 | 张奠宙 | 数学教学,2010,(第2期) | 2010 | |
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与创新问题 | 张奠宙 | 教育发展研究,2010,(第6期):48-49 | 2010 | |
数学教学中的“难得糊涂” | 张奠宙,赵小平 | 数学教学,2010,(第2期) | 2010 | |
谈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数学欣赏 | 张奠宙 | 中学数学月刊,2010,(第10期) | 2010 | |
谈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数学欣赏(续1) | 张奠宙 | 中学数学月刊,2010,(第11期):1-3 | 2010 | |
谈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数学欣赏(续2) | 张奠宙 | 中学数学月刊,2010,(第12期):1-3 | 2010 | |
谈小数教学:兼《小学数学教师》2010年第11期读后感 | 张奠宙 | 小学数学教师,2011,(第4期):1-4 | 2010 | |
寻求基础与创新的平衡 | 张奠宙 | 人民教育,2010,(第18期):36-39;高中数学教与学(人大复印),2011,(第2期) | 2011 | |
应用题的本质是数学建模 | 张奠宙,唐彩斌 | 小学数学教师,2010,(第7期):19-44;小学数学教与学(人大复印),2010,(第11期):15-21 | 2010 | |
有感于“百家讲坛”开讲《弟子规》 | 张奠宙,赵小平 | 数学教学,2010,(第8期) | 2010 | |
在坚实的基础上培养创新精神 | 张奠宙 |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0,(第5期) | 2010 | |
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加强大学数学教学研究:国际研究述评 | 张奠宙,柴俊 | 大学数学,2010,(第A1期):12-18 | 2010 | |
在实践运用中实现创新 | 张奠宙 |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0,(第7期) | 2010 | |
在遵守原则的前提下寻求突破 | 张奠宙 |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0,(第6期) | 2010 | |
“非传统教学方式”要适合学生的年龄 | 张奠宙,赵小平 | 数学教学,2011,(第5期):50 | 2011 | |
“四基”数学模块教学的构建——兼谈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 张奠宙,郑振初 | 数学教育学报,2011,(第5期):16-19 | 2011 | |
21世纪前10年数学教育:预测和回顾 | 张奠宙,孔企平 | 数学教学,2011,(第1期):2-6,15;高中数学教与学(人大复印),2011,(第9期):3-7 | 2011 | |
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夜郎自大 | 张奠宙,赵小平 | 数学教学,2011,(第1期):2-6,15;高中数学教与学(人大复印),2011,(第9期):3-7 |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