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技术革新与学科交叉的时代语境下,现当代艺术呈现出显著的跨界融合特征。一方面,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深度介入艺术领域,革新了艺术创作工具与呈现载体,使艺术作品得以突破传统媒介的限制;另一方面,跨学科思维促使艺术与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交集,艺术家通过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与方法,在实验性与交互性创作方向上不断探索,持续拓展艺术表达的边界。
“聚合” 展览聚焦华东师范大学现当代艺术研究生群体的创作实践,共展出涵盖绘画、装置、影像、新媒体等多元形式的作品。这些作品以材料媒介的多维交织为核心,既展现了青年艺术家对艺术语言的探索,也映射出他们对未来艺术形态的前瞻性思考。通过独特的创作视角与艺术手法,创作者们在作品中构建起个性化的表达体系,诠释艺术创新的多种可能性。
展览以 “聚合” 为核心概念,包含三重深意:其一,强调艺术媒介的聚合,通过媒介间的碰撞与共生,催生出前所未有的艺术形态;其二,体现创作思维的聚合,呈现艺术家如何将跨学科知识与艺术实践有机结合;其三,寓意艺术功能的聚合,探讨艺术在审美表达之外,如何承担社会对话、文化传播等多元功能。三重深意层层递进,彰显了当代艺术在媒介、思维与功能维度的拓展,揭示了艺术作为动态文化实践,与时代同频发展的本质特征,这种聚合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艺术家主动探索艺术新可能性的生动体现。
通过作品的集中展示,观众不仅能直观感受现当代艺术在跨界融合中迸发的创造力,更能从中洞察艺术家群体对艺术本质的深入思考,以及对未来艺术发展方向的积极探索。
华东师范大学美院现当代艺术方向工作室
2025年10月

参展艺术家
陈艺萍 邓佳柔 杜骋涵 方晶晶 冯子怡 郭雅玮 侯佳洁 李晨卉 李梦茹 林晓琪 刘健新 刘 洋 罗泠笳 毛周锐 倪储祎 任宇坤 石书堉 司心如 宋兆奕 王 铭 王羽蝶 吴希卓 吴怡婷 伍泓安 萧雨璐 肖 准 杨金融 杨玉玺 袁雪菲 张世昂 张文卉 张欣瑞 张 媛 张倬文 赵月华 周滢然 朱仲玉 (按拼音排序)
策展人
郭雅玮
策展团队
陈艺萍 冯子怡 王羽蝶 伍泓安
肖 准 杨玉玺 张欣瑞
指导老师
王远 顾欣 李婷 陈明园
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MFA现当代艺术方向工作室
承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区图书馆
开幕时间
2025年10月30(周四)下午14:00
研讨会主题
艺术家如何借助跨界思维突破创作边界?
展览时间
2025年10月26日—11月22日
(9:00—22:00)
展览地点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区图书馆
(裙楼)二楼展厅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

《刹那威仪》
70cm×120cm
布面油画
2025
陈艺萍:这幅画的灵感,来自我在山西双林寺见到韦陀彩塑时的震撼。我尤其着迷于他那种“蓄势待发”的姿态——浑身充满力量,仿佛下一秒就要行动,却被永恒地凝固在寂静之中。我的创作,就是想用绘画的语言,把这种“刹那的动势”留在画布上。我以画笔的铺陈,去回应古代工匠的雕琢,试图让古典造像中那种震撼人心的精神能量,在今天的画布上重新苏醒,与我们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Tonight's Rights》
丙烯、乳胶漆、蕾丝等
30cm×20cm
2025
邓佳柔:本作品采用了综合媒介多层堆砌,层层研磨的技法呈现了夜晚温润含蓄的静谧氛围。灵感来源于黄永玉先生的《今夜》,“人不仅拥有享受今夜之权利,也有充分休息、安然坦诚面对自己内心之权利。”

《眺》
60cm×90cm
布面油画
2025
杜骋涵: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将眺望的风景以混沌之态在作品中展现,画面所呈现的是情绪历程的视觉记录,其两面性以及转换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是观者对自我意识的探索。

《11|27》
60cm×80cm
综合材料
2025
方晶晶:在量化的现实中,有力气推翻,有勇气认可,有骨气不变。

《谷》
60cm×80cm
布面油画
2025
冯子怡:整体画面以柔和的粉、紫、黄等色调为主,通过细腻的色调变化,构建出丰富且和谐的视觉层次,传递出温暖且富有诗意的情感。在一些形态内部,有精致的装饰性纹样刻画,运用了类似图案绘制的技法。强化了作品的装饰性与艺术表现力。
画的作品名则强调深邃与隐秘。带有一种神秘、安宁的气质,仿佛谷中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境或故事。

《源野》
50cm×60cm
布面油画
2025
郭雅玮:“源野”,“源”寓意着根源、起始,它是自然万物生发的起点,承载着生命与生机的最初脉络;“野”代表着旷野、天然,彰显出未经驯化的原始与野性,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与无拘无束的自然气息。二者融合,既指向了自然本真的源头之境,也传递出对那片充满原始活力与纯粹野趣的天地的描摹与向往。
若想了解更多画作,请至闵行校区图书馆二楼展厅观展!
展览联系人
郭雅玮:13489836472
冯子怡:15806275633
王羽蝶:13819434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