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时间:7:30-24:00 访问量:1000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图书馆专门开设了针对本科生、研究生不同群体的各类课程/讲座供同学们选修,两校区均设有相关的课程/讲座。

两校区上课地点:普陀校区图书馆二楼读者培训室B201;闵行校区图书馆裙楼一楼读者培训室B107


一、本科生课程/讲座


1、信息素养系列讲座(一小时讲座)

以第二课堂形式开展信息素养系列讲座,讲座内容提前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上公开,欢迎预约。如有特定需求的讲座,也可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大家的需求情况开展。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讲解AI信息素养,AI文献检索及管理;AI论文创作的伦理与规范;图书馆目录系统;图书馆电子资源;常用学术软件等。

主要教学目标包括:了解AI背景下信息素养基础知识;综合运用DeepSeek、Scopus AI等工具辅助进行文献检索和创作;了解AI论文创作的伦理与规范,合理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掌握检索、获取论文、图书、专利等各类文献资源的途径和方法;掌握文献管理软件等工具的基本操作。



2、论文与技术报告写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普陀校区)

(软件学院)嵌入式专业必选课。10个课时,1个学分。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文献检索基础知识;图书馆目录系统、电子图书、中外文电子期刊、特种文献、索引数据库及开放获取资源的检索方法与技巧等。

教学目标包括:了解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文献检索的原理与方法,理解文献检索工具的功能框架、掌握常用的检索技术;了解计算机学科相关的数据库,学会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数据库进行检索;在了解各类检索工具和数据库的基础上,掌握各类检索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能根据检索课题选用恰当的信息源、制定与调整检索策略,使用多种检索途径,完成课题的检索,提高文献信息检索能力;在了解文献信息分析与评价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学会鉴别筛选文献信息;了解学术道德规范,树立合理合规使用文献信息资源的意识。



二、研究生课程


1、文献调研的策略与方法(文科班,两校区均有)

硕博士研究生公共选修课。36个课时,2个学分。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文献调研概述;图书馆资源导览;网络免费资源的搜索方法与技巧;中外文电子期刊的检索方法与技巧;如何编制与调整检索策略;中外文学位论文数据库与电子图书检索方法与技巧;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高校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养;学术论文的写作与规范。

主要教学目标包括:在学习网络免费资源与国内外各数据库的检索方法与技巧的基础上,学生结合自己的毕业论文,学会如何编制与调整检索策略式,体会由于检索策略的不断调整,所产生的检索结果与课题的创新点的契合度,以此提高研究生的信息检索与利用能力,为进一步的科研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文献调研的策略与方法(理科班,闵行校区)

硕博士研究生公共选修课。36个学时,2个学分。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文献调研概述;图书馆目录系统;中外文电子期刊、电子书和学位论文等文献资源的检索方法与技巧;索引类数据库的使用;文献管理软件;学术规范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与投稿等。

主要教学目标包括:了解信息素养基础知识,掌握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等各类文献资源获取的途径与方法,并学会编制检索式优化检索结果,提升文献调研的全面与准确性,为研究生的科研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教育学文献检索与数据分析(闵行校区)

专业选修课。36个学时,2个学分。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生物学教学相关的文献检索和数据分析方法,让硕士生在科研过程中,通过数据库、互联网、AI,系统地、有效地检索各类信息资源,提高文献调研的查全和查准,利用R语言或SPSS等工具进行基本的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学会撰写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突显学术研究的创新点。

主要教学目标包括:初步具备信息素养和数据素养,在数字时代抢占先机;了解如何进行人机协作,利用AI进行知识获取和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