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时间:7:30-24:00 访问量:1000 vpn:170.18.10.26

试用“阅藏知津—中国历代典籍目录总库”至2026.5.31

发布者:徐敏发布时间:2025-11-11浏览次数:10


访问地址:http://cata.yue-zhi.com/

访问方式:IP范围内


数据库简介:

   在古籍数字化浪潮中,“图文易得,目录难寻”已成为学者研究的核心痛点。面对数万种古籍图文库缺乏分类导航、现有目录库数据零散且非结构化、难以支撑进一步的数字人文研究,“阅藏知津——中国历代典籍目录总库”应运而生。

一、核心架构:三大子库协同赋能

“阅藏知津”以“中国历代典籍总目库”、“中国历代编撰目录库”、“中国历代典藏目录库”为支柱,目前已构建“总目资源——成书分析——典藏分析”三位一体的目录数据知识平台,实现中国古籍遗产的系统性盘点与时空动态解析。

(一)从“平面著录”到“立体知识网络”

1.数据深度结构化:“阅藏知津”不仅是工具升级,更是研究方法的革新。在数据库中,书名、作者、版本、藏印等字段被结构化为可计算单元,并经过标准化和归一化,支持瞬时生成定制索引。

2.关系化赋能:“阅藏知津”关联人物库,可以生成知识网络;“阅藏知津”对接图文库,目录条目可以直通全文图像、篇卷乃至语段。

(二)革新传统目录学

1.自动目录编纂功能实现中:在“阅藏知津”,通过主题词等标引,自动聚类生成各类书目,突破人工编纂局限。(未来开发)

2.支撑宏观书籍史研究:利用典藏库数千“时空截面”,分析典籍传播与学术思潮、地域文化的互动机制,弥补中国书籍史微观史料不足的短板。

3.数字人文的“真实需求”响应者:“阅藏知津”可以解决学者的真实需求,利用编撰库替代人工统计历代成书数据,省时90%;利用典藏库可以秒级完成需长时间梳理的典籍流传数据。

建设进程

当前阶段(2025年下半年)共计122万条:总目库33万个书目+40万个版本+34万个藏地、编撰库(朝代粒度分析)、典藏库29种藏书目,16万条书目开放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