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时间:7:30-24:00 访问量:1000 vpn:170.18.10.26

华东师大图书馆2023“以书会友”系列活动第一场——《活着》读书会在闵行校区图书馆举行

发布者:曾媛圆发布时间:2023-05-16浏览次数:215


2023511日下午三点,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主办的读书会在闵行图书馆主楼512会议室举行,主题是“唤起一种内在、本质的真实——余华《活着》中的历史与存在主义”。本次读书会是2023年“以书会友”系列活动第一场,特邀华东师范大学思勉青年研究员姜成洋导读。前期,图书馆通过官方微信推送预告消息,微文点击量超过3800次,活动当天有50余名同学积极参与。



姜成洋老师首先介绍二十世纪世界文学样态,他认为与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主导风格相比,二十世纪文学发展在形式上不断突破,出现了荒诞小说、存在主义哲学小说、意识流、法国新小说、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等诸多流派。对二十世纪的文学作品来说,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由此引出本次读书会探讨的核心问题:余华《活着》在文学形式上并没有突破,仍以说书人讲故事的形式展开,采用了单线条时间叙事,那么,《活着》何以成为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接下来,姜成洋从《活着》中的历史,一种内在、本质的真实,以及《活着》中的存在主义三个角度做出分析。首先,姜老师简要分析了《活着》串起的重大历史背景:民国时期土地租佃和雇佣关系、国共内战、新区土改与镇反、农业集体化、“大跃进”、文革、改革初期包产到户等。


姜成洋认为,《活着》成为经典,并不仅仅因为它折射了宏大历史背景,更在于宏大历史与小人物生命故事的结合,唤起了读者的共鸣感、同情心,唤起超越时空的切已体验。据此,姜老师从三个角度做出分析:开篇叙述视角的切换,通篇取自民间的生活语言,以及没有心理描写的心理描写。由此说明,所谓一种更内在、更本质的真实,是要捕捉到人类体验的某种本质。



最后,姜成洋分析了《活着》中的存在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哲学潮流,存在主义谈的不是人性,而是人的处境。存在主义受到的最主要质疑,是质疑其消极无为的悲观态度。但姜老师不完全赞同这种悲观认知。《活着》通篇反映的是命运的话题。姜老师强调,谈到命运的话题,不妨从内外两种视角去理解,即命运不只是一个人经历了什么,也包括这个人如何理解自己的经历。宿命观念并不是单纯的消极无为,并非自由意志的对立面。每个人都根据各自的生活经历,针对同一段大历史,做出各有侧重的建构与叙述,在这种建构中,一些经历被遗忘了,另一些经历被突显出来。通过这种遗忘、记忆与叙述,人在努力建构一种观念世界的平衡感。人正是靠着这种内在平衡的获取与维系才得以活着。

《活着》导读结束后,与会同学纷纷提问,和姜成洋老师积极互动。文化推广部曾媛圆老师作了最后总结,并预告了“以书会友”读书会第二场的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