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时间:7:30-24:00 访问量:1000 vpn:170.18.10.26

这个展览很特别|《调研中国》课程展开展啦!

发布者:李雪峰发布时间:2025-04-10浏览次数:10

2025年4月8日下午14:00,由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王向民教授《调研中国》暑期课程策展团队策划的《叩问田野:“新文科”视野下的一次教学实验》课程展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图书馆(裙楼)二楼展厅正式开幕。

本次开幕式以研讨会的方式举行,由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潘靓主持。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周健、本科生院副处长彭超、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子蕲教授、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王向民教授、刘绍庭副教授、何修猛副教授,以及本次展览的策展同学和课程参与学生出席了此次开幕式并参与了研讨。

图片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潘靓主持研讨会

在课程展览启动仪式上,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周健首先致辞。周健认为此次课程创新深入陕西省留坝县开展实地教学实验,突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是聚焦校本特色资源建设、构建新型学习生态的鲜活学习资源。她希望以“调研中国”课程为契机,推进“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目标,同时希望将课程展览数字化,纳入正在建设的特藏资源元空间馆,推动教学改革与资源共享。

图片

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周健致辞

本科生院彭超副处长指出,“调研中国”以调研为核心,扎根中国实践,响应国家号召,连续两年深入陕西基层,用脚步丈量国情、用数据解读现实。他认为,全球变局下,唯有扎实调研才能讲好中国故事、破解发展难题,这是回应时代命题的关键路径;面对AI冲击,教育需回归实践本质,教师应转向经验引导,践行华东师大“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传统;课程探索的跨学科协作模式,为培养兼具实践精神与战略视野的新时代人才提供了示范。

图片

本科生院彭超副处长致辞

在师生研讨阶段,王向民教授作为《调研中国》的主持老师首先发言。王向民教授相信,这门聚焦乡村振兴的创新课程是“新文科”教育的重要实践,通过项目制与成果导向模式,组织学生深入乡村调研并完成报道、展览及书籍出版,真正打通了学术与现实的链接;课程中,学生直面不确定性,在田野调查、文本创作与策展实践中实现突破;跨学科教学不仅培养专业素养,更将情感教育融入调研过程——当学生因成果不完美而焦虑时,恰是生命教育的契机。

图片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王向民教授发言

刘绍庭副教授盛赞《调研中国》课程是扎根大地的生动实践,聚焦现实议题,引导学生深入基层,构建了全过程实践的育人模式。课程既延续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自老政教系形成的实践传统,又呼应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的调研精神,通过策展、报告等形式实现成果转化。他建议通过数字化转化和重点扶持推广此类模式,为“新文科”教育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式。

微信图片_20250829152312_9.png

刘绍庭副教授发言

何修猛副教授指出,《调研中国》课程精准切中了当代大学生与土地的疏离困境,并试图通过乡村振兴实践破解这一难题。他回顾了自己带领学生深入江西革命老区的实践经历,认为调研实践课程必须直面中国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在“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结合下,田野调查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却能重塑学生认知结构,在触摸土地中理解真实国情与奋斗中国的立体面貌。

图片

何修猛副教授发言

作为策展人之一的赵亦婷同学回顾了《调研中国》充满未知与实验性的旅程:从陕西留坝的田野调查到文旅资源的探索,老师一直鼓励学生放手实践;尽管前期准备充分,但当地实际情况复杂多变,这促使同学们不断调整研究方案,在每天的梳理与反思中,同学们既面对挑战也收获成长。通过这次展览,她希望将这段浓缩了教学实验全过程的经历展现出来,让更多人感受到这场学术探索的魅力与意义。

图片

赵亦婷同学发言

张嘉驰同学从理论视野反省课程的收获。他感悟到,《调研中国》课程让他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他参与的以往调研多是印证已有理论,但这次田野调查却让他看到,普通人的生活很难被理论完全解释,真实情况远比报道丰富;通过这次经历,他对马克思的“对象性活动”概念有了更深理解,认识到人是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明晰自身的能力和边界;“叩问田野”也是叩问内心,介入田野需要反省自我,怀着真心去体察土地与内心。

图片

张嘉驰同学发言

图片


图片

展览内容

图片


图片

2023年与2024年,来自不同专业的35位同学因《调研中国》课程的契机,走出被信息和知识包裹的校园,走进原始而质朴的田野,用他们的双眼与双手,亲自丈量这一片土地——留坝。

此次展览以照片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基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王向民教授开设的《调研中国》两年暑期课程的成果,徐徐展开秦岭深处陕西省留坝县的民宿产业发展图谱。通过六大主题,系统呈现了《调研中国》课程成员对陕西留坝山水风貌、民宿经济及人文生态的深度调研成果。

图片

展览时间

图片

2025年4月8日-2025年4月30日9:00-22:00

图片

展览地点

图片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图书馆二楼展厅

图片


图片

课程简介

图片


图片

调研中国》是华东师范大学开设的暑期通识课程,旨在于校园教学之外,探索一条新的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路径,让更多同学能与真实的世界链接,从现实中获得写作和研究的力量。

《调研中国》的全体师生希望通过本次展览,呈现课程“前期培训-中期实践-后期展示”的整体过程,分享课程中的感受与收获,让更多同学了解田野、走进田野。

图片
图片

相关媒体报道

图片

1、四万人口的秦岭秘境小县,民宿产业如何共生突围?  (第一财经)

2、11天乡野之旅,华东师大本科生去哪了?(华东师范大学公众号)

3、在秦岭腹地“调研中国”,政治学教授如何观察乡村振兴?  (第一财经)

4、本科生的乡村田野调查,华东师大开设暑期课程《调研中国》  (澎湃新闻客户端首发)

5、华东师大暑期通识课程·调研中国|永不熄灭的火焰     (澎湃新闻客户端首发)

6、华东师大暑期通识课程·调研中国|她是高山亦是溪流    (澎湃新闻客户端首发)

7、媒体报道|提问田野,追踪一场秦岭深处的“新文科”教学试验   (环球财经)

8、百强能力训练营笔记|王向民:社会调查的选题规划方法论  (南风窗)



图片

展厅预约指南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图书馆展厅支持在校师生租用,详情请至闵行校区图书馆总服务台咨询致电:54344890。



图片


图文来源|《调研中国》课程策展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