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时间:7:30-24:00 访问量:1000 vpn:170.18.10.26

在清晨的樱桃河畔,来一次经典共读!

发布者:李雪峰发布时间:2025-05-22浏览次数:10



初夏,晨风轻拂

樱桃河畔,绣球花开

杨柳拂堤岸

微风暖而不熏,阳光暖而不燥

在这小满不满的美好时节

你是否想过在晨光熹微中

与同学齐诵《诗经》《楚辞》

唐诗宋词

叩击心灵的红色经典

无论你偏爱独自沉浸书海

还是喜欢和同伴共读共学

无论你追求腹有诗书气自华

提升朗诵技巧

还是想自我挑战早起自律

这场面向全体同学的

“晨光书声 经典诵读”活动

总有一个理由让你心动

加入我们吧!

让我们用经典唤醒活力,

用琅琅读书声迎接美好的一天

活动亮点


1、学长带读


    本次活动邀请到了传播学院2024级戏剧与影视硕士研究生、原广播台台长石俣同学来指点朗诵技巧。活动中,石俣同学将凭借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从基础发音、情感表达等方面,为大家提供专业朗读指导,助力提升朗读水平。

图片


2、内容丰富有趣,形式多样


    设置了三个主题周,第一周我们将根据节气、物候选取描写初夏时节的诗词,以让读者感受初夏的绿意充盈的美好。第二周我们将主题定为“离别”以契合毕业季的离别之情。第三周我们将阅读红色经典诗词,感受革命先烈心怀天下,舍我取舍谁的博大胸襟。我们将采用视听说结合和互动共读方式提升晨读效果。


3、奖品丰厚


    全程参与晨读的同学可获图书馆定制的文创产品一份。

   我们将设立“晨读之星”专栏,同学们也可以将自己的晨读体悟、晨读篇章录成音频,根据同学意愿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送。

图片


活动详情


1、活动时间


5月29日、6月5日、6月12日

每周四早上6:50—7:30


2、地点


   5月29日活动在文脉廊开展(图书馆后面的绣球花景观附近),后续地点敬请期待

图片



3、扫码加入



图片

感兴趣的同学请扫描上方的二维码

加入晨读活动


4、主办方


图书馆  

华东师范大学志愿服务队启明协会

图片








5月29日晨读内容

图片


图片

 { 1. 观刈麦   唐·白居易  

图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观刈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此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这是白居易诗中最早反映农民疾苦的一首。

图片
图片


图片

 {  2. 江村   唐·杜甫  

图片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江村》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律。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当时作者的成都草堂刚刚建成,作者便作此诗借景抒怀,表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首联描写环境,一个“抱”字用得精妙,生动地描绘出溪水紧紧围绕江村的情态。颔联写景物之幽:燕子自来自去,鸥鸟相亲相近,江村景色的幽静跃然纸上。颈联写人事之幽:老妻画棋盘,幼子弯针当作钓钩,各得其乐,也就引出了尾联中别无他求,心满意足的心境。

图片
图片


图片

 { 3. 苏幕遮·燎沉香   

宋·周邦彦  

图片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此词主要抒写词人的思乡之情。抒情主人公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而向荷花娓娓道出游子浓浓的思乡情,构思尤为巧妙别致。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梦回故乡。全词写景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通过对清圆的荷叶、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这些情景进行虚实变幻的描写,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图片
图片


图片

 { 4.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杨万里

图片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这首诗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

图片
图片


图片

  { 5. 山亭夏日   唐·高骈  

图片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此诗写山亭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描绘了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诗人捕捉了微风之后的帘动、花香这些不易觉察的细节,传神地描绘了夏日山亭的悠闲与宁静,

图片
图片


图片

 { 6. 鹿柴   唐·王维 } 

图片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图片
图片


图片

 {  7.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图片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此诗以鲜丽的色彩,描绘出夏日久雨初停后关中平原上美丽繁忙的景象,前四句写诗人静观所见,后四句写诗人的隐居生活。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诗人在这里借用了《庄子·寓言》和《列子·黄帝》中的两个典故,十分恰切地表现了作者远离尘嚣、澹泊自然的心境。

图片
图片


图片

 { 8. 三衢道中  唐·李白  

图片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这首诗写山行所见景色和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首句抓住黄梅时节无雨反晴的反常特点,表现了诗人出游的豪兴和天助人兴的愉悦;次句写浙西丘陵绵绵、溪流四布的地理特征,以及自己在小溪尽头弃舟山行的游程;第三句写山道上绿树如盖,仍然不减来时的浓郁;末句写黄鹂的鸣叫声给山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不但暗示了物候的变化,而且展现了诗人欢快喜悦的心情。

图片
图片


图片

 {  9.  晚晴   唐·李商隐  } 

图片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这首诗描绘雨后晚晴明净清新的境界和生机盎然的景象,表达出诗人欣慰喜悦的感受和明朗乐观的襟怀。

图片
图片


图片

 {  10. 入若耶溪   南北朝·王籍  } 

图片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诗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

图片
图片


图片

 {  11.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 

图片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此词上片写静美,而从听觉入手,以声响状环境之寂,组成一幅幽美宁静的初夏美人图;下片写动美,却从视觉落笔,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示大自然的生机,营造出一种清丽欢快的情调,显得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