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电影院影视沙龙
《乱》:黑泽明与莎士比亚的对谈——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特别放映
黑泽明编导和拍摄的《乱》,是对莎士比亚《李尔王》的一次成功地移植和改编, 黑泽明移植了莎剧的情节 ,但又依据东方民族的审美习惯对其作了改编。他变换了作品中人物的性别, 增加了日本武士道特点和东方的佛教色彩,融入了日本的传统艺术 ,使改编后的《李尔王》——— 《乱》, 不仅适合日本民族的阅读心理,也反映了日本的时代与社会特征。
在这一期天堂电影院中,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杜心源老师将与我们一同分享他的观影体会,聊一聊,当黑泽明与莎士比亚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嘉宾介绍:中文系杜心源老师。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现开设课程外国文学史、 比较文学。著述目录:城市中的“现代”想象——对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现代主义”文学及其与都市空间的关系的研究,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7年12月。论文:1.现代“文学自我”探索中的“九叶诗派”,《学术月刊》,2005年11月。2.“震惊”的颠覆:新感觉派的“性感尤物”与城市空间,《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10月。3.城市空间与现代性的“美学”转移,《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8月。4.“意义世界”的乌托邦:马拉美与中国文化,《文学评论丛刊》,2006年5月。5.“他者”时代与民族自我的书写、对话与反思,《现代化研究进程中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8月。6.感官、商品与世界主义:都市“当下性”与现代性的“美学”转移,《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8月。7.都市空间与新感觉派的身份认同危机,《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9月。8.文化利用与“国民意识”的文化重构——对周作人的古希腊文学研究的再探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9.进入世界的词语 ——西默斯·希尼诗的语言形式与民族身份建构,《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4月。10.艺术作品之“言说”——海德格尔从哲学走向艺术作品之路,《求索》,2007年5月
活动时间:2016年4月28日14:00 – 18:30
活动地点:闵行校区图书馆主楼天堂电影院402影视放映厅
主办方:图书馆、华师大影视协会、兰心哲学社
讨论主题:
具体流程:
a) 放映阶段(14:00 – 16:30):放映黑泽明的《乱》
b) 讨论阶段(16:50 – 18:30):杜心源老师先对本片进行介绍和个人补充,再引导对该片和莎翁作品中人物的探讨与解读
参与方式:
1、电话预约:54345074 曾老师
2、活动当天直接来影视播放厅登记参加
TIP:来观看电影并参与沙龙的同学均可免费获得一份小纪念品,复古电影海报、电影书签、电影收纳盒,惊喜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