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时间:7:30-24:00 访问量:1000
  有这样一群人,在数字阅读日益丰富、碎片化阅读高居潮头的今天,仍对纸质图书和深度阅读情有独钟。他们喜欢书本拿在手中的感觉,一页页翻看的乐趣,还有纸张散发出的默默书香;他们沉醉于思考和想象的快乐。至于沉重,从来不是借口,阅读的幸福感早已将其取代。他们是真正的“达人”!
泡馆达人的故事——图书馆座位二三事 (史永康--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2017级研究生)
      2017年入学时曾笑称,同普路学生公寓、图书馆、金沙江路校门/枣阳路新门和河东食堂是读博期间新的三点一线,是维系华师大跟自己最紧密的所在。图书馆,应该是图书馆四楼某一两个位置,是我三年中最为中意和待得最久的地方。选择四楼,是因为国际关系相关的借阅数目大多集中在这一层,方便闲暇时可取书随意翻看,享受思维可以自由地在这些不同书目间随意跳跃的惬意。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回家过年仅是抱着休养两周的心思,谁知返校却因为新冠疫情变得有些“遥遥无期”,只得在家中焦急等待。2020年5月18日,学校开放非在上海居住的学生返校,我就“火急火燎”地从河北家中打飞的而来。5月19日,终于坐回了心仪的位置。从那时起到年末,大概天天就“蹲在”A区34号或36号这两个位置,34号为最。甚至当34号位置被其他人“占用”时,整个人都变得三心二意,无法集中精力。这大概就是某种“爱情”吧。
       对于图书馆而言,2020年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图书馆线上座位预约系统“千呼万唤始出来”。初期,对于久“住”图书馆某个位置的我,尽管明白系统上线的用意,但是多少都有些不太请愿,觉着有些不公平与麻烦。养成了每天早七点一睁眼就快速打开图书馆预约系统,预约第二天的四楼A区34号位置,生怕位置被“抢”。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甚至能更敦促自己早睡早起,毕竟没了合意的位置,就像丢了个魂儿一般。
      同时,也见证了图书馆硬件设施的进步。图书馆变得越来越人性化,特别一楼新区的开放,不仅增加了座位数量,更是进一步满足个体的需求,让我想起了2018至2019年在法国访学时国家图书馆内的场景。最后,衷心希望图书馆越来越好,越来越满足师生的个性化需求!
泡馆达人的故事——图书馆与我 (苏方浩--光华书院物理学系物理学类 2018级本科生)
       在学校里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可能就是图书馆了。对于我自己的性格而言,我是一个很容易被环境影响的人。因此,我并不习惯在寝室之类的地方学习。或者换一种更加直白的说法,我在寝室根本就不会学习。因此,如果我想要修身养性、天天向上的话,那只能换一个环境了。于是,图书馆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存在。
      
       2020年的上半年并不是一段平凡的日子。本来年初的时候我是打算除夕那一天回家的,后来真的到了除夕那一天疫情已经严重起来了,父亲便劝我留校。那时我还就只是想着等情况最紧张的时期过去再回家陪伴家人,可是没想到这一待在学校里就是半年多。
       去年三月初开学的时候,我一个人便在寝室开启了“网课模式”。一开始,我还觉得这样的模式很新鲜,但过了大概一个多月,我便发现单独一个人在寝室学习、生活的“网课模式”对于我这种性格的人来说是难以为继的。生活、娱乐、学习完全混在一起且没有规律的户外活动以及和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让我感到混乱、压抑和窒息。
       我并不是一个天生的生活非常规律的人,同时自我管理能力也只是普通偏下水平,面对线上网课的模式带来的新要求和缺少有效外界支持的双重冲击真的让我疲于应对。我意识到如果不做出一些改变那么等到期末将发生灾难性的后果,并且对于我自己的生活、心理状态而言这样整天的“独居生活”也是没有好处的。
       这时我想到图书馆在3月25日的时候便已经进入开放模式了(我校图书馆开放时间绝对全国领先),在校的学生可以在出示健康码和测量体温的前提下进入图书馆。
       一开始三月末我看到相关推送的时候还不是十分在意,顾及到上网课对网络稳定性和周围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好吧其实是我懒得去),一开始我并没有立刻想到要将线上学习主战场搬到图书馆。但一个多月的寝室线上学习经历着实让我“苍老”了许多,于是去年四月二十六号这天,我便毅然决然地整理好自己的各种学习资料放入书包然后带上沉重的笔记本赶赴图书馆开启了自己的“基于图书馆环境的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新实践”,事实证明,这个抉择无比“英明”,拯救了自己的生活和绩点于“水深火热”中,没有愧对党和人民这么多年来对我的教育。
       那时的图书馆可以说真的是“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但肯定不能因为“其境过清”就打着“不可久居”的旗号灰溜溜逃回寝室)。连毕业年级的学生都没有返校的时期硕大的一个楼层似乎就只有四五个学生。这种奇特的情景也只可能出现在那一段特殊的时期了。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度过了余下两个多月的线上学习的时光。
       对于自我管理能力低下的我而言,线上学习的记忆本来是灰色调的,但图书馆无疑为我的这一段生活加入了难得的色彩。那种“早上早起去图书馆打个卡、中午随便找个沙发舒舒服服躺一会、晚上离馆后心情好的话绕操场跑几圈”的“平凡”的图书馆“打工人”的生活又回来了。
       倘若没有经历过疫情的冲击,我是断然不能体会到这种看似普通的生活模式对我而言的珍贵之处的。当然,话说回来,我身边的有些同学会说自己在图书馆感到压抑。其实在图书馆偶尔摸摸鱼也不是不可以,学习累了的话可以去书架区转转看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书(上次那本《可口可乐传》就是被我这么碰上的),或者刷个十几二十几分钟的剧也是可以的嘛。当然打游戏还是算了,因为你对面的小姐姐估计会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你……
       学校图书馆另一个吸引我的地方是我总是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愿意读的书。说实话我找自己喜欢读的书的方式在他人眼里可能过于奇葩。有时候中午或傍晚从食堂回图书馆的时候,我总喜欢在二楼的还书机那个地方翻一翻同学们还过来的书。要是翻到什么数学建模教程之类,嗯,这位同学估计数学建模竞赛刚搞完;翻到教学设计、教育学、心理学一类的书,那算是撞上同行了;但假如要是翻到《量子力学与生活》这一类的书,那我想这哥们不一定就是物理系的,毕竟像我这么一个学物理的普通学生可不指望把平时所学的薛定谔方程应用到生活上会求出一个什么解来。
       另一方面,如果我有特别想找的书,在图书馆也能有所发现。在高中时,我曾在一个读本上读过一篇《忍川的志乃》的短篇小说,选自日本小说家三浦哲郎的短篇小说集《忍川》,讲的是一对恋人从相识到新婚的故事,文风很是朴素纯美。后来上大学后我想找到这本书,可是在网上就是找不到,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在图书馆馆藏目录上搜索一番(当然,一边搜一边心里还在嘀咕:“淘宝上都没有的书图书馆怎么可能有!”),结果还真被我找着了。我可真是低估了部属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实力,在此我深表歉意。
       虽然图书馆基本上是一个用来认真学习的场所,人与人之间似乎并不会有交集,但有时候也会有例外。记得有一次期末周,我正在一个靠窗的位置刷电动力学的题刷得正眼红。这时坐在和我隔一个位置的小姐姐要问我借一支水笔,我想也没想就挑了只笔给她。后来晚上这个小姐姐离开的时候送了我一袋话梅,我顿时感动得话也说不出来。因为那时候正是在期末周人感到最焦虑最孤独的时期,别人的善意真的是特别珍贵的东西。不过我表情上依旧是木讷的,只是顿了一顿才反应过来,说了句“嗯嗯,谢谢你,再见” 。现在想想那个时候自己的反应真的是迟钝。当时真应该主动一点要一个联系方式的,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认识新朋友的机会。
       图书馆对于我来说,有时候更像是生活中一个朋友的角色。当我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或疑惑时,我总能从她这里获得或多或少的帮助;当我情绪面临波动无法静下心来时,在某片书架区毫无目的地游走总能让我内心获得平静,似乎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种被别人默默陪伴的感觉;而当我恰好能从书架上遇到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时,我便知道一段与之前不一样的生命旅程便拉开了帷幕……
       在很多年后,当我再次想起自己的大学时光时,我希望我的脑海中能回忆起这么一番场景:某一个很平常的下午,在图书馆五楼的一个靠窗的角落,黄昏时特有的淡淡的金黄色的阳光洒在身上、桌上;外面,校园广播在播放着轻松的纯音乐,正是下午下课的时间,同学们正熙熙攘攘走在校园的路上有说有笑;我的面前放着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纸张的颜色在一旁淡黄色光斑的映衬下显得微微泛黄,而我,则正因为恰好读到了这本书的某一句话而陷入沉思……
借阅达人谈读书——以书为友、以书为伴(张颖--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2018级博士研究生)
      “爱在华东师大”绝不是挂在嘴上的一句口号,对它的理解和诠释可从微观之处见真章。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与个人须臾不离的工作是巨量翻阅和广泛阅读,图书馆这个知识学习的宝塔,占据了我绝大部分时间和空间。在个人求学漫长旅途中,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服务,目前为止是最为人性化的,这当然源于老师们专注专业和强调细节。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图书馆以学生为本和学生至上的理念,提前进行工作安排和日程调整。专门安排如何利用馆藏资源的课程,对现有藏书情况和分布格局,作了比较详细和具体介绍,特别是如何检索纸质文本和电子资料,手把手的讲授和示范,从而为本人以后查阅资料大大减少了时间成本。
      为了提高阅读效率,体现劳逸结合思想,图书馆专门设置了休闲区和沙发,自习区域还放置了图书临时摆放架子,每层楼更换了更为安全健康的冷热两用饮水机。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和谐、贴心的学习环境,图书馆进行了大胆改革创新,使得宝贵公共资源发挥了最大效益。
      020年,推出了图书馆服务预约系统,解决了长期困扰广大学生的占座问题,营造了友好、舒适的学习氛围,活络了资源、维持了秩序、规范了行为、获得了好评。
      远程访问图书馆和利用馆藏电子资料上,为在宿舍、在校外、在外省市学生,提供极大的时空便利和便捷,保证随时随地轻轻松松进图书馆。
      另外,感谢图书馆老师热情周到、贴心如意服务,在vnp远程共享和正版office安装方面帮助,使得我的学习更加自如和顺畅。记得有一次,正在撰写博士毕业论文,而急需的图书又不在闵行校区图书馆的情况下,老师还专门帮我跨馆到普陀校区图书馆预约图书,并以最快的时间送到我手里。这种精神确实超出我的想象,着实非常感动和感激,自此更加迷恋上了图书馆,某一天突然不来这个地方,反而不自在、不习惯、不安心。
      在书架找不到目标图书,借阅服务台的老师,还会不厌其烦帮你去查找,也许在他们的心里面,我们才是真正的上帝吧。
      书籍是打开心灵窗口的钥匙,以书为友、以书为伴、亦师亦友,每次阅读都是与作者的一次深层交流和对话。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渗透着图书馆老师点滴付出,他们是我们身边真实的良师益友,也正是其默默的、无私的奉献,使我们更加珍惜这段难忘的知识之旅。
借阅达人谈读书——把阅读当做自己的事业(漆中--大夏书院历史学系2018级本科生)
      感谢图书馆各位老师的认可,今年我又获得了这个称号,这是我的荣幸!记得在上次的获奖感言中,我写过这样一段话: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学生来说,多读书是本分。现在,我仍是这么觉得的。
      我的专业是历史,要想学好这门学科,要想做出些成就,舍读书之外,别无他法。我所说的这种读书,不能是心血来潮式的,而是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天才,但我相信只要一点点去做,总归会有所得。
      我曾在去年图书馆“阅读达人”的推文中看到一位先生的质疑——“借这么多书,读得完吗?还是只为了获个奖?”平常我倒也经常会被人问起类似的问题。仔细思忖,还是需要回应一下的。首先,我很感谢这位先生的关心。第二,借这么多书,我当然不会把每一本都从头到尾读完。因为,并非所有的书都值得我们一字不落地读下去,只有经典作品才值得我们这样做,大部分的书我们只需了解其概要就好。
      我是一个很传统的阅读者,至今都不太能接受电子化的阅读(不过去年疫情在家期间,倒是被迫进行了几个月的电子阅读)。老师推荐的或者我自己想读的一些书籍、论文,我都会尽量找来纸本阅读。所以,我的借阅量才会显得相对较高。
      最后,虽然我很珍视“阅读达人”这个称号,但我并不会为了获这个奖而去借一堆书,这样做未免太过滑稽了。简单点说,我借书较多,只是因为我热爱读书,热爱我的所学。说些也许有点大的话:我只是把阅读当作了我的事业。做学问,本就是千山独行,我不需要,也害怕太多的掌声。
      以上是我个人对于阅读的看法,下面再来说说我与师大的图书馆吧。
      除了教室、宿舍以外,这里可能是校园中我最常来的地方,我几乎熟悉里面的每一个书架。于我而言,在这里借书、读书是一种享受。能有这样好的阅读体验,我们必须感谢图书馆的老师们。每一次去图书馆,他/她们都有热情的服务。
      特别是去年,由于我需要完成一篇学年论文,而我要利用的很大一部分史料是疫情在家时收集的,回来以后必须借出原书将之一一核查。而这些书籍又多是几百上千页的大部头,每次一借就是六七本,但几乎每次我在晚上提交预约申请,第二天上午就可以拿到书了。
      衷心感谢图书馆的老师们,没有你们的辛勤工作,我无法这么顺利地完成论文写作!
      最后,我想引用两段话,作为这篇感言的收束。
      第一段:因人所读之书而读之,知其引书之法、考证之法、论断之法。知其不过如此,则可以增进自己上进之心;知其艰难如此,则可以鞭策自己浅尝之弊。--这是著名史家陈垣先生所说的,我愿以之为圭臬。
      第二段Let us, then, be up and doing,With a heart for any fate;Still achieving, still pursuing,Learn to labor and to wait.--这是著名诗人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所说的,我亦愿以之为圭臬。
借阅达人谈读书——读书的意义(杜浩东--信息学部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我是19年9月入学的,提前几天来到学校,办好了入住手续之后便无事可做,于是去图书馆看看。我始终认为一所大学的图书馆应当是它的灵魂,最能代表着学校的气质和底蕴,图书馆的楼应当是校园里最好的建筑,也许没有之一。第一次去图书馆的时候还是很惊喜的,图书馆正对着学校大门,门前有一大片草地,视野开阔,配合裙楼优美的弧线,站在楼下还未进去便觉得这确实是一座真正的图书馆。
      刚开学那段时间学业并不繁忙,于是图书馆便成了常驻地,坐在里面读书也好,摸鱼也罢,看着大家全都低头不语,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总让人有安心的感觉。事实上我很少在图书馆里坐着看书,去图书馆大部分时间是在找书,找到了借回去慢慢看。
       图书馆对我来说最大的惊喜就是——什么书都有,至少我想找的几乎都有。很多已绝版或小众的书都有馆藏,这让我很惊喜。很多书已发行多年卖完了或因为某些原因绝版后便很难买到,偶有二手可买价格也不便宜。求而不得一向是让人沮丧的,图书馆提供了很多让人想看却买不起的书。
      另一点让我比较惊喜的是,荐书服务很给力。我记得当时搜一本刚出版的新书,检索结果自然是没有,但是底下有个荐购服务。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点了荐购,填完信息没过两天就发邮件提醒我已批准购买,不到一个月一本新书已经到我手上了。如果没记错的话,那本书应该是王汎森先生的《天才为何成群地来》,我想看这本书的原因是里面有篇文章《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彼时我刚研究生入学不足一月,尚不知何为研究生,所以想看看先生对他的研究生阶段有何感想。这本书也推荐给大家。后来陆陆续续又荐购了不少书,大多数都批准购买了。这一项服务又帮我省去不少购买新书的钱。
      来华师大不足两年,读了不少好书。回过头来再想,读书的意义在哪?因为我是学工科的,看的书却大多是社科、历史的,有不务正业之嫌。也有朋友问过我“看过的书都记得住吗?”当然是记不住的,因为我不需要记住也记不住那么多。
      人不是电脑,需要存储所有的数据以便随时调用。再者我看的书与我所学的专业无关,所以记不住也无伤大雅。对我而言,读书只是为了“消磨时间”。读书作为一种休闲的方式,认真读完一本书其实是很消耗时间的。
      研一时学业尚不繁重,经常有时间去图书馆看书找书。去年因为疫情在家耽误了不少时间,返校之后就没那么多时间去图书馆了,但我还尽量保证每天去一次图书馆,每天吃饭或回寝室都会路过图书馆,顺路进去看看有无新书上架,偶尔碰到想看的也会借走,但常常没看又还回来了。
      读书的意义在哪?我在社交平台上看到的一段话很受启发:认知层面的学习总会遗忘,但是情感和意志层面的生成是持久的。读书总不能像写论文一样,为了引用而引用。这段话很好地回答了读书会忘为什么还要读。或许一本书读完不到三天便忘得一干二净,但读书时的所思所想已融入意志层面中。所以读书时应该多思考,思考出来的东西才是你真正的收获,文字忘了可以再读,再读又会有新的思考,那就是新的收获。
      所以只管读就好了,没有什么意义,也不需要记住。最后,感谢学校、图书馆提供的这么多的资源以及各位老师的服务,让我得以一窥书海的一角。
听达人谈馆际互借系统的妙用(唐陆--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
      任何学术研究的起点都是搜集材料,但这恰恰又是艰难而费时的工作。当我开始自己的研究,为撰写博士论文做准备工作,首先就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并且力求竭泽而渔。毫不夸张地讲,对于研究人员而言,材料就是生命。
      虽然现在有了网络,找材料比以前方便了,但网络材料的版本经常存在问题,况且并非所资料都能从网上下载。老一辈学者都是直接出国搜集,后来又有了馆际互借系统。
      然而在90年代以前,馆际互借使用得极少,一是国内的图书少(特别是外文资料);二是手续异常繁杂,书籍要报价挂号寄来寄去的,很是麻烦。现在情况不一样了,馆际互借的的手续十分简单,只要在网上注册,检索自己需要的材料然后提交即可。
      我校图书馆馆际互借部门的老师会根据需求替我们向全国其他院校、公共图书馆提出申请,之后我们只要等待珍贵的图书资料寄到,这通常只要7-10天。这样像拥有3000多万册藏书的国家图书馆也能为我们所用了,学者不必再像以前一样在北京和全国各地间奔波。
      从前撰写一篇学位论文,学生能使用的只有本校图书馆藏书,或是通过其他途径从私人手中取得一些资料。现在的馆际互借系统,让全国的图书资料听凭调遣。
      这不仅对于研究人员、撰写学位论文的学生大有裨益,对于一些狂热的书籍阅读者,无疑也是福音。所以在促进学术研究和激发阅读热情方面,馆际互借系统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最后,我想向我校图书馆馆际互借部的各位老师表示谢意。正是他们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我的研究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在此我向各位同学推荐该系统,不要犹豫,抓紧注册,在使用馆际互借中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